渔民“洗脚上岸”转出新天地,涌现一批具有浓浓“海味”的民宿
| 招商动态 |2016-08-01
“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出门便是海滩,凭窗即可看海观潮,困乏了就枕着涛声入梦。随着休闲旅游的盛行,象山县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浓“海味”的民宿。
定塘沙地“农家客栈”、鹤浦大沙“青籁”、石浦沙塘湾“沙塘静湾”、东门岛“旧岸往事”、茅洋蟹钳渡“文麓雅苑”……而这些民宿的主人,都是“洗脚上岸”的渔民。
昨天,在象山县石浦镇沙塘湾村,停车场上停满了私家车和旅游大巴。沙滩上,到处是操着各地口音、挽起裤脚抓螃蟹捡贝壳、“咔嚓”“咔嚓”忙着按快门的游客;港湾内,几艘休闲渔船拉网,鱼儿活蹦乱跳,大蟹挥舞双钳;紧临海滩的“沙塘静湾”民宿,15间客房全部客满;老板娘叶红忙着招待客人……
传统渔村靓丽转身
石浦镇沙塘湾村是“亚洲飞人”柯受良的出生地,港湾宁静,面朝大海背靠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石浦土生土长的叶红,将老房子重新改建成“面朝大海”富有地中海、美式乡村、日式、东南亚等风格的精品民宿,结果火了。开业不到3个月,天天客满,至今已接待2300多人次。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临走时又约定了下个月再来玩,这让她倍感欣慰。
村里的渔民们经常在近海捕点小海鲜,叶红就直接从他们手里买来做成海鲜菜招待客人。来自南京的一批游客说:“在海滨吃海鲜观海景夜色,还是头一回。能品尝到那么丰富的海鲜大餐,真是惬意。”
沙塘湾村委会主任李志龙说,“海洋捕捞渔业资源已越来越少,发展休闲旅游是条捷径。”
据李志龙介绍,该村采取“统一流转、招商引资”的方式,即将村民合法房屋的使用权,通过租赁的方式统一流转到集体,由集体成立旅游服务中心,进行招商引资,形成投资商、村集体、村民三者利益一致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已经有61幢村民住宅与村委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集体开发民宿、茶吧、餐厅等。
石浦镇檀头山岛的陈金军,父辈都以捕鱼为生,他做渔民也有19年。两年前,他决定“洗脚上岸”创业。今年象山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让他看到了创业的薪火。年初,他在岛上租了旅游部门开发的排档摊位,起名为“8号山海风”,开始了他的店老板生活。“由于东海渔业资源逐渐变少,渔民上岸转型势在必行。”陈金军说。
在新行业上,陈金军动足了脑筋。他利用自己有小渔船的优势推出游客近海挖海鲜体验特色服务。“游客们吃着自己收获的鱼虾贝壳,那味道是鲜上加鲜。”陈金军笑着说。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就成为陈金军搞旅游服务的另一个项目。他利用村里亲戚家的一幢小楼,按渔家人风格装修8套客房。“在旅游旺季,这样的房间供不应求,一天租费就在300元以上。”陈金军满怀信心地说。
全域旅游促渔民转业
据统计,象山县现有民宿、渔家乐、农家客栈共485家,各类特色村17个、示范点16家、星级经营户(点)82家,共有床位9000余个。去年共接待游客166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1.5亿元,逐步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同频共振。
象山县旅游局做过调查,从停泊车辆的牌照看,江苏、上海、宁波周边地区游客占七成以上。游客组成则以携儿带女的“家庭游”和年轻人的“聚会趴”为主。在住宿选择上,与大海一步之遥的农家客栈成为抢手货,捡海螺、挖藤壶、海水池塘钓螃蟹是游客体验的主要项目。
“民宿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内涵,是全域旅游的新业态,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新需求。”宁波发展战略研究会有关人士认为,发展民宿经济可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抓,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整合优化各项资源,可以培育成农村又一大富民产业。